带有艺术色彩的竹蒸笼【中国竹制品网】
每天上门购买竹蒸笼的人流不断。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,人未回家,就提前打电话找他定制蒸笼。自进入冬天以来,吴飞凡每天起早贪黑地干,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很晚。
竹蒸笼是中国人烹饪食物的一种重要工具,具有易熟保温、透气不馊、轻便耐用等优点。用它蒸出来的食物总有一股特有的香气,常常被皖西南地区的人们用来蒸糯米粑。制作各种米粑,是皖西南地区过春节或办喜事时的一种传统习俗。不少家庭为了做上各种米粑,就会购置用竹子做的新蒸笼。
60多岁的吴飞凡,从事篾匠职业就有40多年。做蒸笼是他的拿手绝活,一套套蒸笼在他的精编细作下,犹如一件件艺术作品,里里外外,线条自然、光滑柔韧,一切都显得那样完美。他是当地名副其实的“蒸笼王”。
邱山村与湖北省黄梅、蕲春两县接壤,是宿松县海拔最高的村,享有“毛竹之乡”的美誉。毛竹有5200亩,竹业是当地支柱产业。因为毛竹资源丰富,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手工制作竹蔑器具的行当。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吴飞凡也不例外,长年累月与竹子打交道,练就了做蒸笼的精湛手艺。
开片、破青、刨光等是制作竹蒸笼必不可少的工序。每天,老吴用娴熟的动作在不停地重复这些看似简单,却又显得非常琐碎的工序。上框篾、下框篾、外框篾、脚框篾、子口衬篾等用于制作蒸笼的竹料,在他的篾刀下,就像是军营里的士兵,被赋予不同的责任和使命。
老吴说,一套竹蒸笼至少有4层。他一个人一天可以做一套,如果妻子帮忙,就能做2套。每到腊月,是他最忙碌的时候。老伴和子女看他年纪这么大了,都劝他不要再干了;有的人劝他用机器代替一些手工活,可以加快速度,还可降低成本,但吴飞凡却坚持采用几十年前从师傅那里传承而来的老办法。
“上门找来的基本都是老客户,即使不是老客户,也是慕名而来,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。另外,我热爱这门手艺,能从中享受到乐趣,并获得一种成就感。同时,也想让后人保留住一些最传统的手工艺。 ”吴飞凡说。
以前,因为信息闭塞、交通不便,做出来的蒸笼,都是靠他自己用肩膀一个个挑出去卖。经常是天蒙蒙亮他就挑下山,到天黑才回到家。有一年春节前三天,他仍在外面卖蒸笼。现在,都是买蒸笼的人自己找上门来。回忆起过去的艰辛经历,吴飞凡感慨万千。
近几年来,原来一年四季的蒸笼制作现在只有在腊月才能红火一阵子。吴飞凡的师傅去世了,十几个徒弟大都改行。整个柳坪山区只有两三个人从事这一行当,且全部都在50岁以上。
吴飞凡说他一直会做到做不动为止。正是这种锲而不舍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让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一份美好,也让人们在飞速流转的时光中记住了几分乡愁。
竹片做成竹蒸笼是一种艺术,这种民间艺术是伟大的,竹蒸笼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存在,竹蒸笼蒸馒头特别好用,有竹子淡淡的香气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
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②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江西宜丰——从竹子之乡到竹业之乡 2014-04-08
- 竹示范工程研究获突破 2013-12-26
- 沥青路面温度120度 高温下铺路沥青拌汗珠(图) 2013-12-25
- 竹筷子为什么会变弯,如何预防筷子变弯? 2017-08-02
- 竹筷子也上漆吗?有没有危害呢? 2015-09-24
- 惊叹!一次性筷子的白原来是煮出来的 2014-12-16
- 新买的竹筷子怎么祛除新竹子味道? 2017-08-01
- 如何更好的保养竹制品? 2015-09-25
- 一次性竹筷批发哪家最便宜?如何买到质优价廉的一次性筷子 2014-12-30
- 中国竹制网:竹工艺品是如何制作的 2015-04-24